瀏覽歷史
皮革知識總結(jié)
本文是找皮小編總結(jié)的一些資料,分為三部分分別是皮革的基礎知識、皮革的進階知識、最后問答三部分。
下面小編帶大家閱讀皮革的基礎知識,希望大家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識。
一、皮革的分類
1 1 、皮革的定義
直接從動物身上剝下來的經(jīng)過加工處理的稱為生皮,經(jīng)過各種加工工藝制作而成的稱為皮革。
2 2 、皮革的種類
基本上依據(jù)動物的種類來區(qū)分,但從制作方法的不同而分為皮革和毛皮兩種,常見的制鞋所用皮革有牛皮、羊皮、豬皮等。此類皮革在生產(chǎn)過程中采取脫毛的措施去除毛被,另一類即在生產(chǎn)過程中保持原有的毛被,常見的有兔毛、馬毛等。
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
3 3 、真皮的認識
1).觸覺識別:即用手觸摸皮革表面,如有滑爽、柔軟、豐滿、彈性的感覺就是真皮,而一般人造合成革面發(fā)澀、死板、柔軟性差;
2).視覺識別:真皮表面有較清晰的毛孔、紋路自然,黃牛皮有較勻稱
的細毛孔,水牛皮較粗而稀疏的毛孔,山羊皮有魚鱗狀的毛孔;
3).嗅覺識別:人造革都有刺激性較強的塑料氣味,真皮有皮革的氣味。
人造革纖維點燃后有刺鼻的氣味,而且結(jié)成疙瘩,真皮纖維點燃后有
毛發(fā)燒焦的氣味,且纖維不起疙瘩;
人造革與合成革還有以下特點:用手指按壓革面,沒有明顯的毛孔皺紋,如按壓后有皺紋也不會明顯的消失。人造革表面無毛孔。
二、皮革的識別
皮革的類型不同,其特點和用途各不相同。例如:牛皮革面毛孔細,強度高,最適宜制作鞋;羊皮革面輕,薄而軟,是皮革服裝的理想面料;豬皮革的透水、氣性好、革表面的毛孔圓而粗大,較傾斜的伸入革內(nèi),毛孔的排列為三根一組,革面呈現(xiàn)許多小三角形的圖案。
牛皮 ----黃牛皮和水牛皮都稱為牛皮。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差別:
黃牛皮 ---表面的毛孔呈圓形,較直地伸入皮內(nèi),毛孔緊密而均勻,排列不規(guī)則,好像滿天星斗;
水牛皮 ---表面的毛孔比黃牛皮粗大,毛孔數(shù)較黃牛皮稀少,皮質(zhì)較松馳,不如黃牛皮細致豐滿。
羊皮 ---- -皮表面的毛孔扁圓,毛孔清楚,幾根組成一組,排列呈魚鱗狀;
豬皮 ----皮表面的毛孔圓而粗大,傾斜伸入皮內(nèi),毛孔呈三個一組,皮面似有很多小三角形圖案,呈現(xiàn)“品”字形。
馬皮 ----皮表面的毛孔也呈現(xiàn)橢圓形,比黃牛皮毛孔。排列較有規(guī)律。
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
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
三、皮革的物性特征及感觀狀況
尺寸 (size) 厚度 (thickness) 皮形 (shape) 粒面狀況 (grain) 顏色 (color) 傷殘 (defects) 柔軟度 (softness) 彈性 (elasticity) 緊實度或松面狀況 (tight or loose) 豐滿度
四、皮種的品種分類
1).按原料皮的種類分:
豬皮革 牛皮(黃牛皮、水牛皮、蠔牛皮) 山羊皮 綿羊皮 混種羊 馬皮革 驢皮革 蛇皮革 鴕鳥皮
2).按用途分:
鞋革(鞋面革 鞋底革 鞋底革 鞋里革) 服裝革 包帶革 手套革 家具革 汽車座椅
3).按涂層覆蓋能力分:
苯胺革涂飾 半苯胺革涂飾 修面涂飾
4).按粒面分:
全料面(FG) 輕修(SNUFF-BUFFED) 重修(CG)
5).按常用品種分:
涂料皮(全料面、半粒面)苯胺革(打光皮、打蠟革、油臘變革、NUBUCK)壓(。┗ǜ镔N膜革(包括絨面貼膜、光面貼膜革)漆皮 絨面 牛二層(SPLIT)等
皮革的制作流程:
各種皮革的生產(chǎn)流程大致是相同的,在此以牛皮為例,牛皮的生產(chǎn)流程分為前段(水場)和后段(干場)兩部分一、水場——生皮經(jīng)水場后轉(zhuǎn)化為皮胚,轉(zhuǎn)化后皮的風格已基本定型,后續(xù)不會有太大的變化;
水場中主要有以下八道工序:(毛皮——藍濕皮)
預浸水:洗去生皮表面的防腐鹽等雜物,溶解皮中的可溶性蛋白質(zhì),使生皮顯微結(jié)構(gòu)和含水量基本恢復到鮮皮狀態(tài),并加入適量的防腐劑、脫脂劑、浸水助劑;
主浸水:回復到適當?shù)暮颗c膨脹度,以達到良好的浸水效果,浸水好壞和成品革質(zhì)有很大關(guān)系,浸水不足會導致后期松散不夠。使成革板硬,浸水過度會造成革松面; 此時間需要 1 天,但此水溫在20℃
脫毛:方法有堿法脫毛、酶法脫毛、氧化脫毛;
浸灰:用石灰和硫化鈉組成的堿性溶液處理生皮的過程,目的是裸皮膨脹,松散膠原纖維的組織結(jié)構(gòu);
脫灰和軟化:裸皮在浸灰后處于膨脹狀態(tài),皮內(nèi)存在著大量的灰堿對后續(xù)加工不利,對裸皮進行脫灰,除去皮中的灰堿,加入脫灰劑、脫脂劑進行處理。利用酶的催化作用,將殘余的毛根、表皮、毛根鞘、色素除去,使膠原纖維結(jié)構(gòu)得到充分松散,增強皮的彈性、清潔度、平滑度;
浸酸和去酸:調(diào)節(jié)裸皮的 PH 值,加入稀硫酸使水浴 PH 值介于 2.5-3呆呆獸總結(jié)整理 | 資料來源于網(wǎng)絡 5之間,以適就鞣制工作;
鉻鞣:在水浴中加入鞣劑使生皮轉(zhuǎn)化為熟皮(藍濕皮);
染色工段:染色工段是在轉(zhuǎn)鼓中進行的,它主要包括:擠水 藍皮 削勻(厚溥)中和 復鞣 染色 填充 加脂伸展 真空 掛涼 回潮 打軟 繃板 修邊整個染色工段所用時間隨皮料厚薄而定,一般需要 12 小時左右。
二、干場 ——生皮經(jīng)染色后變?yōu)槠づ,皮胚轉(zhuǎn)入干場進行再加工。干整理 ——即通過不同的干燥方法(如伸展、真空干燥、掛晾)使皮料變干,此工段還包括回濕、打軟、繃板定型等涂飾前的準備工作;涂飾 ——皮革涂飾為制造皮革最后的修飾工作,通過它來達成所需要皮的外觀、手感和物性,它主要有磨革、噴涂、壓花、打軟、輥涂、填充等工序。
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
皮革的其它知識
一、等級劃分
根據(jù)皮料的使用率將皮料分為: A 級:使用率 85%以上 B 級:使用率 75%-85% C 級:使用率 65%-75% D 級:使用率 55%-65% E 級:使用率 55%以下一級A品皮:A grade leather. 二級B品皮:Bgrade leather. 三級C品皮:Cgrade leather.一般用來生產(chǎn)勞保手套的皮,可簡化為:A 級:厚度 1.2MM 以上,皮表面的毛纖維很細.AB 級:皮的質(zhì)量介于 A 級和 B 級之間,厚度 1.0-1.2MM,表面的毛纖維較細.BC 級:皮的質(zhì)量介于 B 級和 C 級之間,厚度 0.8-1.0MM,表面的毛纖維稍粗.二、皮料的主要缺陷分為自然缺陷和制作中的缺陷兩種:自然缺陷傷殘(劃傷、愈合傷、蟲斑、虻眼)粗紋 血筋制作中的缺陷
1.松面:不緊實,容易起皺,用手擠壓皮料出現(xiàn)凹槽或褶皺,如果凹呆呆獸總結(jié)整理 | 資料來源于網(wǎng)絡 7槽無法恢復,可判定皮料為松面;
2.花面與生長紋:花面是指一張皮上顏色不均勻,一般在全粒面打臘皮上出現(xiàn);生長紋是真皮自然形成的,它主要出現(xiàn)在打臘革表面;
3.拉力強度:最常用的檢測方法是在皮的背脊線一側(cè)離線 2-3cm 處用刀割一小口,再用食指輕拉,感受其拉力大;也可用專業(yè)的機器測試;
4.掉色:掉色分干擦和濕擦兩種,用棉布摩擦皮革表面,即可看出是否掉色,掉色的皮料若打 finish 后沒問題都可接受。5.溥皮:不同種類皮其厚度也不同,羊皮一般為 0.6-0.8mm,牛皮一般為 1.2-1.4mm三、影響皮革價位的因素供求因素:物以稀為貴、小牛皮價格大幅上漲專利因素:本風格只有一家標準因素:動態(tài)防水 10 萬次檔次因素:自然就是好制作成本因素:工序多、手工多、原材料成本增加交期因素關(guān)系因素風險因素
用戶評論(共0條評論)
- 暫時還沒有任何用戶評論